全国立刷第一大团!
招募合伙人!

关注支付安全 谨防电信诈骗

信用卡盗刷、电信诈骗等新闻层出不穷

提升支付安全意识

了解骗子"套路"刻不容缓

付小君整理出5个典型案例

别着急点开答案

先自己想一想

如果遇到以下情况

首先应该怎样做呢?

1、多笔大额交易,虚假进件材料,掩盖欺诈场景

【案例概述】

11月2日,X机构收到警方关于"曹湖滨百货"的协助调查函,案件类型为电信欺诈案,通过反查交易发现,商户出现多笔大额借记卡交易。发现风险商户后,X机构立即对其进件资料进行核查,了解货物进件情况、交易规模、商户主营业务,并立即将该商户进行资金冻结,对其进行全面排查。

【处理措施】

排查中,代理商起先回复该商户主营业务为旧家电批量销售,该批交易的具体用途是批量采购旧家电,并提供该批交易的相关证明材料。后续,X机构查到商户供货商为一百货商店,为何与实际经营不符?于是联系商户要求提供销货清单和持卡人身份证照片,核实该批旧家电的送货地址。11月7日代理商再次反馈,之前的资料是商户为了规避风险提供的虚假资料,经再次核实,商户实际将POS机放在赌场使用,交易的卡是借记卡。收到反馈后,X机构要求代理商实地走访并回收商户所有交易小票,代理商最终回复,该商户因违法经营赌场已被抓获。得到该信息后,X机构对入网法人为"曹湖滨"的所有商户进行关停动作,同时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

2、以调额及办理分期产品为由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案例概述】

2017年11月中旬,X银行通过设备指纹技术对手机APP账户进行异常行为事前预警监控,监控过程中发现,某设备及APP账号登陆时触发监控报警。随后,反欺诈人员迅速介入,经调查判断,该情况为一起银行卡电信网络诈骗风险事件。诈骗分子以调额及办理分期产品为由,通过诈骗电话骗取客户动态验证码等关键验证信息,从而冒用客户身份登陆并操作银行APP,盗用客户信用卡内信贷资金购买分期产品及代金券。

【处理措施】

X银行完成风险情况调查分析后,积极果断地采取了多重有效处置措施,及时为受骗客户挽回了资金损失:

一是及时联系客户确认交易前后相关情况,通过客户反馈情况进一步确认事件性质,同时提示和协助客户对银行卡账户及手机APP账号进行安全设置,保证账户安全。

二是启动第三方资金及产品拦截机制,对尚未清算的信用卡盗刷款项实施有效拦截,针对分期产品合作商户采取应急处置手段,紧急拦截分期商品。

三是提高受骗客户识别电信诈骗能力、增强安全用卡的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支付敏感信息。

【案例启示】

1.主动研究最新欺诈形势、快速迭代欺诈防控策略,加强欺诈风险的事前识别预警能力、事中调查分析效率、事后风险处置水平,还要常抓客户安全用卡宣传及员工风险培训工作不放松。

2.丰富各类事前防控手段

在新产品以及新业务导入环节,会进行相应风控功能评估与设计,在用户体验与风险防控间进行平衡。除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强化开户实名制管理、开展合规内控检查等事前防控手段外,在账户管理、可疑交易管理、支付验证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防线建设,组织"一人多户"清理工作、排查不动户等情况,从开户源头、支付渠道及可疑交易等多个纬度提升欺诈风险管理能力。整合行内外多种黑名单数据,建立了针对设备、客户等纬度的黑名单体系,以便后续实时阻断。

3.事中调查及事后处置水平

我行建设反欺诈侦测系统,部署针对登陆、转账等不同场景的规则以及模型,针对交易触发告警风险高低级别,启动不同程度的风险核实措施。当系统判断客户资金风险极高时,将中断该客户交易,自动锁定该客户电子渠道进行保护,通过电话外呼或者短信与客户确认是否本人交易。此外,在诈骗资金流转通道上,积极与第三方收单机构开展业务合作,有效拦截盗用资金,为客户损失的挽回起到重要作用,提升了电信诈骗盗用事件的处置效率和成功率。

4.加强签约手机号管理

严格落实电子渠道签约实名制要求,2016年起增加对客户签约手机号的检查认证;梳理并清理存量一个手机号签约多个客户网银的异常情况;完善新个人客户联系信息,建立客户主联手机号与电子渠道签约手机号的关系,确保客户签约手机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加强非柜面交易管控

根据非柜面交易特点及业务风险,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对于银行卡网上支付设定了单笔限额和日累计支付限额等,该限额系结合商户类型、支付方式、客户层级等多维度进行设置。在此基础上,同步建立起了客户主动参与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结合我行多样化的客户沟通渠道,利用短信、微信、APP等平台实现交易风险实时全渠道触达,并提供自助渠道管卡、解管的功能。通过推出"安心刷"、账户安全锁等,提供交易功能随心设、交易限额随心设以及境外行程报备三大核心功能,让持卡人共同参与风险防范,有效降低损失。同时,推动三代U-Key上线推广,实现证书预置、支持手机端应用功能;推动语音播报动态密码功能研发,防止短信被劫持,确保客户体验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6.持续开展安全用卡防骗宣导

(1)让员工共同参与到安全用卡宣传工作中。通过各类培训、内部微信公众号、集中参训等形式,开展多样的员工培训工作,使员工在工作中具备发现风险、甄别风险、及时处置风险、维护客户合法正当权益的能力,切实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及满足客户金融需求。

(2)针对广大客户,开展常态化银行卡防诈骗宣传,提高客户用卡风险防范安全意识。一是通过官网、微信、微讯,以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持卡人和广大市民分享各类诈骗手段和诈骗案例;二是在各类交易或修改信息的动态码短信中加入了提示信息,提醒客户切勿告知他人动态验证码,避免被骗。三是联合分行共同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滚动播放LED跑马屏、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向公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的技巧,主动灌输保护资金安全等方面信息,向客户传授主动识骗、防骗知识

3、异常开户

【案情概况】

某日,福建籍客户汤某武至X银行办理开户业务,其提供的身份证件信息经身份鉴别仪及联网核查,均反馈真实无异常。在核实客户联系电话过程中,其提供的联系电话180***6966被我行系统提示被另一客户占用,无法开户,客户随即提供了另一手机号码180***8568,柜员在核实其电话缴费信息后,确认为其本人使用,在询问其职业信息后,均未见明显异常,故为其办理了个人结算账户。随后,另一客户汤某亮也要求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柜员在审查户籍信息时,发现其户籍地址信息与汤某武的相似,引起柜员警觉。

【处置措施】

柜员立即将情况上报支行前台业务部主管,主管在了解信息后,提出需要上门核实客户的住所信息和经营场所。客户随即态度恶劣,表示不开户了,两人一同离开支行。X银行前台主管立即将之前开立的客户汤某武的账户转不动户,并将异常开户情况上报机构渠道营管部。渠道营管部当即向辖内所有营业网点通报了此次异常开户事件,并要求各支行加强防范。

同日,客户汤某亮与另一名福建籍人员张某建至另一支行准备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由于之前X银行内部已进行了通报,故支行柜面人员在受理客户申请后,在审核客户身份的同时及时告知前台业务部主管,主管以需要上门核实住所地等信息为由,使客户放弃开户的意图,离开网点。

【案例启示】

1.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在账户开立时,除核实客户身份证件外,还应了解其职业信息、住址、开户用途等情况,核实预留电话号码,发现可疑开户行为的,还应要求其出具辅助证件等更为严格的审核措施。

2.建立可疑案例的通报与预警机制。为防范不法分子尝试在不同营业网点的开户行为,应立即在一定范围内对案件进行通报,做到提前预警。

3.建立可疑客户名单制管理机制。对网点发现、堵截的可疑交易行为建立名单制管理机制,以便其他网点人员能第一时间识别相同行为,并进行堵截。

4、信用卡逾期冻结电信诈骗

【案例概述】

某日下午,施某收到号码为0085259788272的短信,称其A银行信用卡逾期被冻结,须致电008618310322814进行解冻处理。客户确有A银行信用卡,且曾因逾期影响个人征信记录,遂放松警惕,主动拨打诈骗电话。在犯罪嫌疑人的诱导下,客户提供了其配偶的B银行借记卡账号、预留手机号码、短信验证码。因账户信息与客户本人不符,扣款失败,客户又提供了其他银行卡账户信息,皆扣款失败。随后,客户至X银行柜面申请办理了一张借记卡,并存入现金10090元,之后致电犯罪嫌疑人,完成资金的划转。

【处理措施】

客户在意识到受骗后,于当晚报警,之后拨打X银行客服热线反馈,客服人员及时将案件反馈至X银行总行渠道管理部及支行相关人员,监测人员通过银联风险管理系统提交"货物拦截"。

次日,渠道管理部通过银联风险管理系统查询到客户资金经某第三方支付公司代扣,遂立即与该公司客服取得联系,并指导客户直接联系该公司,引起对方重视,该笔盗刷款项在清算前被及时拦截。

【案例启示】

1.提高柜员的风险意识与识别能力,在为客户办理汇款业务时,多询问、了解客户实际用途,有效识别风险,及时提醒并制止疑似电信诈骗交易,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2.提高风险处置效率,支行或客服人员在接到客户风险案件反馈后,要及时帮助客户做好账户挂失处置和案情分析,引导客户报警,同时,应及时上报,获取上级机构的案件处置指导与支持,以便对盗用资金及时进行拦截处置。

3.加强客户安全教育,多渠道向客户进行防范电信诈骗的宣导,提醒客户注意保护自己的账户等相关信息,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及应对能力。

5、信用卡相关验证信息被截获

【案情概况】

2017年7月26日00点06分至00点11分,X银行信用卡客户赵某的VISA卡发生交易,触发异常交易规则。

【处置措施】

X银行工作人员在00点09分联系持卡人,持卡人否认了相关交易,工作人员在核对身份后对其卡片暂做止付处理,并建议持卡人尽快拨打我行客服电话进行后续处理。

经调查,持卡人否认的三笔交易,折合人民币1.41万元,均为网上交易,在三个不同的网络商户交易,且都通过了CVV2和有效期的校验。进一步了解到,持卡人经常网上购物,疑似在某个网站交易时,相关信息被不法分子截获,从而发生了上述三笔交易。

欺诈交易争议发生后,X银行立即着手准备相关资料,协助赵某对三笔交易进行退货、争议等处理,并将发生欺诈交易的商户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在X银行和持卡人的共同努力下,赵某第一时间联系上商户,经过沟通,成功取消二笔交易,另一笔交易通过拒付流程,最终将三笔资金全部追回,为持卡人挽回资金损失共计1.41万元。

【案例启示】

一是配备交易欺诈侦测系统,保持客服座席7×24小时全天候持续在岗监测;二是持卡人通讯保持畅通,银行能与客户第一时间取得联系并对交易进行确认;三是持卡人主动配合交易调查,积极联系商户,为后续的争议处理提供有利的资料与证据。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西安秉垚网络公司|专业POS机办理/代理网站 » 关注支付安全 谨防电信诈骗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